2025年10月14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榴红”演讲比赛初赛顺利举办。比赛以“民族团结”“红色传承”为核心主题,分为教师组与学生组,共吸引18名师生参赛,选手们通过鲜活的案例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新时代师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林副教授全程督导比赛。比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研室主任何静老师主持,字慧副教授、杨宏教授、沈世强教授担任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教师组(7名选手)与学生组(11名选手),师生围绕主题展开激烈角逐。教师组中,杨晓芳的《苍洱石榴处处红,白族儿女心向党》结合白族文化与红色历史,以9.15分的成绩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宋小利以《云南边境幸福村的“幸福密码”》紧扣云南多民族地域特色,从边境村寨的发展变迁切入,获平均分9.03分;学生组选手则以青春视角诠释主题:杨双修《云岭深处的信仰之花,共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张福吉《镌刻在滇缅公路上的民族团结》并列最高分9.08分,林纯祺《从白山黑水到云岭边疆——红色传承中的青春担当》以9.02分紧随其后。选手们将个人成长、家乡变化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生动诠释了“石榴红”背后的团结深意,赢得评委一致好评。
赛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字慧副教授对选手表现作了系统性点评。她首先肯定选手选题精准契合比赛主题,展现出对赛事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内容设计紧扣主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其次,选手在时间把控上表现出色,演讲节奏张弛有度,既充分展开核心观点,又避免冗余表述,体现了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她建议选手需在语言表达的抑扬顿挫上下功夫,通过语调起伏、语速变化增强情感传递,让观点更具感染力;此外,还需加强脱稿演讲训练,提升与听众的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配合,进一步增强演讲的亲和力与说服力。
本次比赛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更通过“石榴红”这一象征意象,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选手们立足云南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点,用身边故事诠释“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深厚的家国情怀。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